
随着医疗界对股骨头坏死病认识的逐渐加深,股骨头坏死病的治疗,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重复治疗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1980-1990年,因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医疗水平整体底下,只能对股骨头坏死进行重复对症治疗,表现为:单纯追求止疼效果,一味要求患者卧床、拄拐,所以,此阶段内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致残率较高,一时把股骨头坏死称做“不死的癌症”。
2.过度手术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1991-1995年,因很多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发症多,致残率较高,医学界的手术学说占据主导;主要观点是:股骨头坏死必须手术,在此阶段内,如“钻孔减压术、游离植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等手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但很多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尤其是不应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都接受了手术治疗。所以,此阶段内的股骨头坏死手术并发症多。
推荐阅读:>>>>>>>>股骨头坏死更多的治疗方法<<<<<<<<
3.理性选择阶段:
在过度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学界发现,临床上85%以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同时发现,传统的中医药对股骨头坏死有很好的疗效,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分两个方面即: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治疗问题和手术适应症问题。 尤其是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病,现在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止疼、新骨形成、功能修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率,也在迅速提高,但由于非专科医院和非专科医生对股骨头坏死的一知半解及治疗观念的落后,使股骨头坏死的非手术治疗遇到了很多的人为困难,这种困难远远高于技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