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膝部疼痛,尤其是夜间痛感比较明显,但第二天就没事了。这多数是一种生长痛,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持续地出现膝部疼痛,并伴有跛行,那就要注意小孩的髋部是否出现问题了。儿童股骨头坏死就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持续膝盖痛要留意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成人股骨头坏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前者是一种可治疗的自限性疾病。但该病的发生一般比较隐蔽,病儿通常开始诉说膝关节部位疼痛,跑步和行走过多时疼痛会加重,但休息后疼痛症状可以缓解。之所以先出现膝部疼痛,主要是因局部血运不足影响闭孔神经,从而引起膝部疼痛。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真正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由于髋关节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导致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受损;股骨头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就会发生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
4~9岁更易发病
推荐阅读:>>>>>>>>股骨头坏死更多的治疗方法<<<<<<<<
约80%的病儿是在4~9岁的年龄段发病,多为单侧发病,双侧病变一般占12%左右,男女比例约为4:1。为什么该病多在4~9岁时发病呢?这是因为儿童在8岁之前,股骨头的血供主要由一条血管提供,我们称其为外骺动脉。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子,喜欢跑、蹦、跳等活动,如果运动量过大或髋部受到外伤,就可能出现血管受损,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部分中断或完全中断。结果,股骨头骨骺发生缺血性坏死。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是2~4年。如果不经治疗,病变愈合后,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关节活动障碍。因此,一旦确诊本病,就需要尽早治疗。治疗主要是消除影响股骨头骨骺发育的不利因素,防治或减轻股骨头出现继发畸形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使坏死的股骨头能顺利地完成其自我修复过程。
对于病程晚期的病儿,如果出现股骨头脱位,就需要手术治疗(骨盆截骨术),效果仍不错。不过,部分晚期病儿经手术后,仍可能遗留下肢短缩的问题,行走时会出现跛行。因此,及早治疗很关键。
目前对小儿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有很多的解释,比如说,与遗传、外伤、出生时低体重等有关,但都一致认为本病是因股骨头缺血而发生的坏死,而缺血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股骨头内的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而引发的。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是指股骨头坏死、塌陷至自行修复的过程,一般为2~3年,不会象成人的股骨头坏死预后那样差。但作为家长,你仍需要注意尽早积极地给孩子以合理的诊治。 因为坏死的股骨头在修复过程中会继发性增大增粗,如果不加以限定,将会导致股骨头和股骨颈的严重畸形。
主要治疗原则:先,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避免负重,酌情对患肢牵引。以保护髋关节,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防止股骨头骨骺塌陷。第二,要防止或减轻股骨头的继发畸形。第三、 要改善坏死股骨头的血循环,促进股骨头内的血管再生。
网络预约可获50元核磁共振检查费及其它优惠! 点击这里网络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