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痛风病人体内代谢酶先天缺陷,进食含嘌呤丰富的食物或饮酒后,血液中产生的尿酸过多,排泄不出,刺激关节滑膜,引起局部急性红肿疼痛。痛风病治疗上必须标本兼治,控制饮食,严格限制嘌呤含量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减肥,控制体重,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早期发作,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尽快减轻疼痛,服用痛风药。痛风急性发作控制后,即进人间歇期,应着手控制高尿酸血症。很有效的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发作有显著抑制作用,一般初次用药后数小时内关节红、肿、热、痛消退。此药毒性较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并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对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也可造成危害。该药局部刺激性大,静脉给药可引起静脉炎,漏至血管外可引起局部坏死。
对急性痛风应优选秋水仙碱,该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和镇痛作用。保泰松、消炎痛虽无上述作用,但对痛风性关节炎也有较好的缓解症状效果,可以选用。别嘌呤醇能使尿酸的生物合成减少;丙磺舒和苯磺唑酮能促进尿酸排泄,一般多用于慢性痛风患者。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除上述药物治疗以外,还要注意调节饮食,即不食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脑、沙丁鱼、酵母等,严格戒酒,多饮水,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为宜。严禁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水杨酸、乙酰吡嗪、噻嗪类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等。